12月2日,,雨后初晴,,雪峰山腹地的洞口縣桐山鄉(xiāng)大道村霧氣繚繞。村道旁的邵陽市洞口華屹化妝品有限公司機器轟鳴,,公司總經理張赫倫正在指導殘疾人員工對最后一批芝麻桿進行攪碎和蒸煮加工。
張赫倫脖子以下高位癱瘓,,僅雙手可動,。他沒有放棄積極生活的信念,自主創(chuàng)業(yè),,致富后不忘家鄉(xiāng)人,,主動吸納周邊18名殘疾人就業(yè),還以“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今年10月,,他被評為邵陽市“最美扶貧人物”。
身殘志堅,,一紙秘方打開創(chuàng)業(yè)大門
1995年,,剛考上大學的張赫倫患強直性脊柱炎,導致下肢癱瘓,,被迫輟學,。1998年,20歲的他雙腿開始出現對稱性疼痛,。
“先后花費了40多萬元,,弟弟們也輟學了。”張赫倫說,,那幾年過得渾渾噩噩,,看著自己唯一可以活動的手,對未來一片茫然,。
張赫倫的外婆是一位民間中醫(yī),。張赫倫患病期間,年邁的外婆時常送來自制湯藥,,鼓勵他堅強生活,。
“外婆過世后,,留給我一本載有各種方子的秘笈。我知道,,她是希望我能從中找到養(yǎng)活自己的‘飯碗’,。”張赫倫說。
經過反復斟酌,,張赫倫把目標鎖定在研究治療脫發(fā)的配方上,。
正當張赫倫猶豫時,一位朋友過來探望他。朋友因溢脂性脫發(fā),頭發(fā)掉得嚴重,,張赫倫便請他試試自己防脫發(fā)的方子,。
3個月后,奇跡出現了,!朋友的頭上長出了新發(fā),特意跑到張赫倫面前,伸長腦袋給他看,,興奮地說:“你這秘方真的有效果!”
深受鼓舞的張赫倫,,決定在秘方的基礎上,,研究防脫發(fā)洗發(fā)水。經過反復驗證和改良,,2002年底,,“天思怡”生態(tài)防脫發(fā)洗發(fā)露面世。
2011年,,華南師大教授鐘錦富慕名找到張赫倫,,請他幫助解決脫發(fā)問題。當時張赫倫委托朋友在香港建廠,,苦于沒有資金,,事業(yè)躊躇不前。得知此事,,鐘錦富表示,,愿提供20萬元創(chuàng)業(yè)基金。
第二年,,張赫倫成功建立了香港華屹化妝品公司,,委托廣州一公司加工生產,產品正式投向市場,。
家鄉(xiāng)辦廠,,帶領貧困群眾就業(yè)致富
2013年,張赫倫與患脊髓炎致殘的好友劉謀德合作,,成立洞口華屹化妝品有限公司,。兩人約定,,張赫倫負責研發(fā)指導,劉謀德負責生產,。
“公司取名‘華屹’,,就是想讓家鄉(xiāng)的貧困戶跟我一樣屹立起來,不被貧困打倒,。”張赫倫說,。
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公司員工都是殘疾人,,腿腳不便,,干事卻一點也不馬虎。“招收殘疾人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他們的就業(yè)問題,。”張赫倫解釋。
張欽是隔壁小花村的殘疾人貧困戶,,兩年前收到張赫倫邀請,,在公司從事生產。提及張赫倫,,害羞的張欽打開了話匣子:“張總對我們很好,,包吃包住,,每個月有2000多元工資,,很滿足了。”
回鄉(xiāng)辦廠,,原料是關鍵,。2014年,張赫倫建立山蒼子等原材料種植基地1000畝,,并與周邊村民簽訂合同,,以高于市場價收購原料,帶動50多戶貧困戶從事種植,。其中從事種植,、收購的貧困殘疾人32人,平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
“很多用高檔產品的人選擇了我們的產品,,給了我承包大山的底氣!”2017年,,在洞口縣自然資源局駐村幫扶工作隊幫助下,,張赫倫將種植基地擴大到3000畝。
張赫倫介紹,,公司現在正申請防脫發(fā)洗發(fā)水發(fā)明專利,。他右手熟練操作著輪椅,,行駛到洗發(fā)水貨架旁,向記者介紹產品,。
當記者問怎么不賣秘方時,,張赫倫堅定地搖了搖頭說:“賣秘方可以不這么辛苦,但我想讓更多的殘疾人看到,,我殘疾這么嚴重都能創(chuàng)業(yè),,他們也能夠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