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位于洛河發(fā)端地的吳起縣城,,還是個不起眼的小鎮(zhèn),卻成為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新起點,。中央紅軍在此“切尾巴”,,中國革命在此定大計,黨中央沿河南下瓦窯堡,、延安,,建立中國革命新的根據(jù)地……
深秋時節(jié)訪吳起,71年前的非凡往事及其散發(fā)的精神之光,,依然鮮活,、耀眼。
杜梨樹下“切尾巴”
?。福箽q的宗世喜老人至今難忘:1935年10月19日,,吳起頭道川的崎嶇河谷,來了一支衣衫襤褸的軍隊,。奇怪的是,,這支隊伍“不搶東西,只貼標語”,。標語上書:“北上抗日,,收復失地!”
這支隊伍,,就是聶榮臻率領下先期抵達吳起的中央紅軍一縱隊,。戰(zhàn)士們發(fā)現(xiàn)街上到處是“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擁護劉志丹”等標語,,欣喜若狂,,認定“真的回到自己家了!”
然而,,他們喘息未定,,一路尾隨的國民黨軍4個團,就氣勢洶洶向吳起鎮(zhèn)撲來,。毛澤東堅定地說:切掉這個尾巴,,不要把它帶進根據(jù)地,作為送給陜北人民的一個見面禮。
洛河西岸,,今日吳起縣委,、縣政府對面的勝利山,山頂有棵杜梨樹,,冠蓋如云,。1935年10月21日晨,毛澤東就在這棵樹下,,進行中央紅軍長征最后一役的戰(zhàn)前部署,。
紅軍陜甘支隊司令員彭德懷親自指揮了這次戰(zhàn)斗。戰(zhàn)斗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紅軍殲敵一個團,,擊潰3個團,共殲敵600余人,,俘虜1000余人,,繳獲戰(zhàn)馬數(shù)百匹,大獲全勝,,為陜甘支隊與紅15軍團在陜北會師掃清了障礙,。
夜已深,毛澤東窯洞的油燈還亮著,?;匚栋滋斓膽?zhàn)斗,毛澤東心潮起伏,,揮筆寫道:“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德懷看后,把最后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一個詩不言己,,一個功不自居,他們的胸襟和氣度,,為偉大遠征添一段佳話,。
吳起鎮(zhèn)“切尾巴”,掃除了“后顧之憂”,;而稍后的直羅鎮(zhèn)殲滅戰(zhàn),,為黨中央把革命的大本營放在陜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碾磨盤上定大計
“陜北是兩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fā)點?!泵珴蓶|這段話,就鐫刻在如今成為吳起革命紀念館的新窯院入口處,。
“這就是吳起鎮(zhèn)會議時毛主席坐的碾磨,。”講解員的話將往昔煙云拽到眼前: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在當年的碾磨房舉行,。沒有桌椅板凳,紅軍將領們就分坐在碾磨盤上,,最終形成了關乎中國未來的戰(zhàn)略決策,,提出了把國內(nèi)戰(zhàn)爭同民族革命戰(zhàn)爭結(jié)合起來的主張。
“磨房會議”第二天,,中共中央在當年的果樹園打麥場召開全軍干部會議,。毛澤東發(fā)表了震古爍今的演說:“從離開瑞金算起,至今已是12個月零兩天……根據(jù)一軍團的統(tǒng)計,,最多的走了25000里,,這確實是一次遠征,一次名副其實的,、前所未有的長征,!”
在此起彼伏的“長征萬歲”口號聲中,毛澤東繼續(xù)演講: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兩個月后,,毛澤東又將吳起打麥場上的演講寫進《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里,,“長征”一詞不脛而走,傳遍中國,,傳遍世界,。
裂缸見證魚水情
走進每年接待上萬游客的吳起革命紀念館,院子里擺放的一口多處開裂的水缸躍入眼簾,。講解員介紹,,當年紅軍沒有足夠的鍋做飯,就向當?shù)卮迕駨垜椊芗医枇怂?,不慎燒裂,,于是按照新缸價格賠了兩塊銀元。感動不已的張憲杰把這口缸重新箍好,,小心保存,。
“紅軍鍋”是軍民魚水情深的一個見證,。吳起革命紀念館里,不少史跡述說著一段段魚水情深,。剛到吳起,,謝覺哉生怕擾民,就露宿在一塊蕎麥地里,。一位陜北老太太和孫女過洛河,,不小心落入水中,正好被路過的徐特立看見,,他不顧年高,,跳入河中救出祖孫二人,然后悄無聲息地離開……
兵民是勝利之本,。正是這種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支撐著紅軍將士走過漫漫征程,沖破層層重圍,,勝利到達陜北,;同樣是這種血肉聯(lián)系,使這支革命武裝力量在黃土高原扎下根來,,壯大起來,, 14年后奪取全國勝利。